• <acronym id="42kyt"><label id="42kyt"></label></acronym>

      <acronym id="42kyt"><label id="42kyt"></label></acronym>
    1. <tr id="42kyt"></tr>

        天然氣發電

        一、項目概況

        江蘇鎮江燃機熱電聯產項目由江蘇鎮江燃氣熱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位于鎮江市丹徒新城工業園內,占地約350畝,項目分一、二兩期建設。一期建設9F級2*400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年消耗天然氣9.4億m3,年供熱590萬GJ,年發電量44.77億千瓦時。二期建設9F級2*400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

        項目于2013年6月取得省發改委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于2015年10月取得省發改委核準通知,2015年11月項目正式進入基建期。

        二、項目由來

        熱電聯產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高供熱質量、增加電力供應、治理城市大氣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綜合效益。熱電聯產項目屬于低碳環保、國家支持和鼓勵的能源開發項目,是主城區內集中供熱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公益性基礎配套設施。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鎮江市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根據《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充分結合鎮江市電網、環保、產業布局等專項規劃以及鎮江市熱電聯產發展的現狀,鎮江市發改委于2011年3月正式委托江蘇省節能工程設計研究院編制《鎮江市區熱電聯產規劃(2011-2015)》。

        由于目前鎮江市區集中供熱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及西部地區,而南部地區沒有熱電廠,區域內熱用戶均以小鍋爐來滿足自身需求。未來鎮江南部片區將規劃發展為集生物、醫藥、食品加工、裝備制造、機械加工等大量需要蒸汽的產業集聚區,沒有一個集中供熱的基礎配套設施會嚴重影響到未來該區域的招商引資。因此該次規劃中明確提出在鎮江市南部地區需新建1座燃氣熱電廠,一期工程建設2×400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以替代現有南部片區小鍋爐、燃煤小熱電以及部分主城區分散供熱小鍋爐,實現南部片區內集中供熱。該熱電項目的建設將會為鎮江南部片區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對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1、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鎮江市南部區域以丹徒新城、谷陽鎮為核心地區,該片區被定位為鎮江南部地區中心,未來將發展以生物工程、食品、醫藥、機電一體化、輕工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和生活居住為主的城市新區,是未來拉動鎮江發展的重要板塊,且由于要點發展生物工程、食品以及醫藥等生態產業,因此對能源品質的需求較高。本項目的實施,能夠節省運力、方便生產、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有利于優化城市能源結構

        目前鎮江市區范圍內10 座熱電廠,其中4 座公用熱電廠及4 座企業自備熱電廠鍋爐所使用的燃料是煤,2 座熱電廠為余熱發電(分別是鎮江福仕特化工有限公司和鎮江聯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燃料結構相對單一,隨著鎮江生態城市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對于污染物排放指標控制以及目前鎮江正積極打造“低碳城市”及“生態文明先行區”的需要,南部片區實施集中供熱迫在眉睫。熱電聯產項目的能源消耗為天然氣,是優質有效的清潔能源,能優化和改善鎮江市的能源結構,該熱電項目的建設將會為鎮江南部片區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鎮江市南部區域目前沒有熱源點,區域內主要依靠小鍋爐分散供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自備小鍋爐容量小、效率低、布置分散,且運行水平較差,監控測量儀表配備不全,存在安全隱患,既浪費能源,又影響城市整體布局;自備小鍋爐煙囪分散于各處,多數鍋爐未配備消聲、除塵、除渣、脫硫等措施,對環境造成污染。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后,可以替代效率低、容量小、污染大的小工業鍋爐,采用大容量、高參數、燃用天然氣的燃機機組集中供熱后,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減少了一次能源的開采及運輸費用,節能效益顯著。每年可減排大量二氧化硫和煙塵,帶來較大的環境效益。

        4、項目實施有利于緩解地區電力缺口

        江蘇電網到2012年底,全省統調裝機總容量69205兆瓦,全省全社會***高用電負荷72312兆瓦,全社會用電量4580.9億千瓦時。根據江蘇省電力公司預測,2015年全省全社會***高用電負荷為10萬兆瓦,全社會用電量為5600億千瓦時,“十二五”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3%和7.7%。根據江蘇省電力平衡的需要,本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滿足江蘇省經濟可持續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鎮江市到2012年底,全市統調裝機總容量5520兆瓦,全市全社會***高負荷3174.7兆瓦,全社會用電量193.47億千瓦時。根據江蘇省電力公司預測,至2015年鎮江市全市***高負荷為4500兆瓦。本項目的實施可緩解當地220千伏電網電力缺口,提高鎮江市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5、社會影響

        項目實施后,由于拆除了大量的燃煤小鍋爐,大大降低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同時也消除了企業安全隱患。在供熱范圍內新建供熱管網,對企業及新建居民小區實施集中供熱,提升城市基礎設備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同時熱電聯產實施后,可大大減少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效改善城市大氣環境。

         

        四、項目進展情況簡報

        1、2013年6月江蘇省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同意江蘇鎮江燃氣熱電有限公司燃機熱電聯產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路條);

        2、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項目核準工作所需要的各類支撐性專題及相關配套工作取得省及市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復;

        3、2015年6月和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正式《供氣合同》;

        4、2015年7月27日《項目一次接入系統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江蘇省能源局組織的zj****評審;

        5、2015年7月30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江蘇省能源局組織的電力規劃設計總院zj****評審。

        6、2015年10月16日取得江蘇省發改委項目核準通知。

        7、2015年11月項目正式進入建設期。

         

        五、項目建設周期

        本工程于2016年5月樁基工程開工,2016年7月主廠房開挖施工。第一套機組計劃于2017年5月28日并網發電,第二套機組于2017年7月并網發電。

        无码专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