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在我國能源轉型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發布時間:2016-06-30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的演講,他先是從國內國際形勢分析得出了我們國家只能走能源優化和調整之路的結論。然后從分析能源優化和調整之路所面臨的問題,逐漸表達了他“大規模天然氣發電是我們國家大規模利用天然氣的必由之路”的觀點。他指出,天然氣既可以作為耦合,也可以作為調控,也可以作為捆綁,也可以作為分布式應用,這幾種發電方式各有利弊,也各有存在必要。
從國內看,“十二五”能源規劃已經明確把發展分布式能源作為“十二五”中國能源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內容。世界能源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變革時期,***早變革時期是以低碳、無碳無核心內容。而圍繞新的能源變革能不能順利實現,關鍵還要靠我們分布式能源技術來取得產品進展。我們國家依然是以煤為主,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應該說是空前的,須***要向低碳、無碳的能源發展去轉換。
從國際來看,煤炭資源長時間的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導致煤炭產區以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嚴重破壞,煤炭資源開發,例如我剛才說的資源問題,破壞也在增加。
第三,城市化水平提高,也要求我們須***要有與現代化城市發展相適應的能源服務。
第四,生活水平提高,也是對優質能源結構提出了必然要求。生活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優質能源服務水平也要相應提高。
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們國家只能走能源優化和調整之路。
但是,優化和調整能源結構,在我們國家也面臨很多問題。
第一,核電發展受限。第二,水電資源有限。
未來我國從中長期來看,任何一種優質能源資源都難以撼動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須***要采取多種優質能源并舉的方式,來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而綜合考慮資源、經濟、安全,以及對既有能源系統如何協調發展,我覺得大幅度提高天然氣利用規模和比例,是我們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有效,也是現實的所在。
當然,隨著能源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所倚重的調整能源結構的品種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是綜合來看,天然氣還是我們國家調整能源結構的一個手段。
作為“十二五”能源的重要工作,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也不是全部控制,而是有保有壓,有收有放。保是保持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包括我們的鼓勵使用;壓是壓高碳排放的煤炭。所以,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核心就是控制煤炭消費總量。
以上形勢已經成為未來我們國家能源發展的必然。從天然氣的發展方向來看,基于世界天然氣利用的經驗,未來天然氣發電也是我們國家天然氣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一個必然選擇。